宗教改革:基督教宗教改革的历史及其影响

  考前高频结论必记

高三历史组 2017.5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宗法制与分封制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2.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趋势

  (1)地方政治制度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汉)、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三省六部制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演变:①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②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③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演变趋势

  (1)措施:①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权、财权;

  ②明代废除丞相,设置内阁;③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

  (2)演变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6.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的演变及影响

  ①演变:经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

  ②影响: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7.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从西周至唐: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乡村集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2)宋元明清: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市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②宋元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③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三、古代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文化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两人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②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③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9.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南宋的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宋明陆王心学,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响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②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10.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学思想,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主张学以致用。

  (3)影响: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加强商品输出的特征;主要侵华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增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反映了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12.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①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③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

  13.抗日战争

  (1)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3月伪满洲国建立,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14.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新中国,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五、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买办商人出现,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阶段。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六、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8.康梁维新思想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①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深入一步。②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19.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外交

  2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即: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大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八、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23.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就与失误

  (1)成就:①“一五”计划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③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①1958年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④“文化大革命”: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其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24.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①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1992年初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l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九、古代雅典、罗马的政治制度

  2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①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②它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合于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

  (2)实质: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26.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及特点

  (1)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历程

  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②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习惯法等。

  ③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点:①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②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的思想。

  (3)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7.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8.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及作用

  (1)原则

  ①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②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③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④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取利益。

  (2)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但宪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等。

  29.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1)法国:①过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最终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特点:共和派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历程曲折漫长。

  (2)德意志:①过程:1871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特点: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十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0.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③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2)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②对欧洲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3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及其影响

  (1)形成历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西欧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影响

  ①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②从道德角度看: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③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十二、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演变

  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1)“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以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2)特点: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1)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十三、世界现代化经济模式调整及经济格局的演变

  34.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实行粮食税,主要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3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特点及影响

  (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点: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影响: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但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3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福利国家的认识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②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③福利国家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37.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特点

  (1)背景: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2)特点:①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38.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区域集团化

  ①欧盟:由发达国家组成;合作程度最高,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体现了南北合作;由大国主导。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各国差异最大;松散性,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

  (2)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交通和通信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十四、近现代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39.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1)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程。

  (2)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①古希腊人文主义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决定。

  ②文艺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

  ③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40.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国家的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3)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一、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明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2句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3.“皇帝”名号的确立,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4.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5.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6.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7.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9.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置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中央机构,不能正式统领六部百司,明后期内阁权利有所上升有票拟权。

  10.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废除,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1.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12.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古代中国经济8句

  1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4.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15.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16.明代以前,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17.两宋时期“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城市中出现娱乐场所-瓦肆;边境榷场贸易发达。

  18.古代城镇的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19.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0.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14句

  2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2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2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4.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5.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26.西汉董仲舒提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27.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8,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29.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0.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31.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主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32.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的物质基础。

  33.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此外,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34.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二、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明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14句

  35.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6.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根本性变化,也引起了爱国人士思想观念的转化。

  37.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38.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9.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40.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

  4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3.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促使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4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45.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既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抗战的重要特点。

  46.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7.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48.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近代中国经济文明8句

  49.自然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

  50.洋务运动中,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创办了大量的洋务企业,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

  5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资本少,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52.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解体加速;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5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54.1927—1936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5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再加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56.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大因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近代中国思想文明10句

  57.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58.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59.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60.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

  61.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

  62.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6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64.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的确立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结合,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65.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

  66.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三、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明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9句

  6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69.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其他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后成立。

  70.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71.“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72.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7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75.新时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现代中国经济10句

  76.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7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最终确立。

  78.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79.“大跃进”运动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各部门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严重失调。

  80.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1.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底起,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8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8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体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的特点。1978—1983年底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改革重心转入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

  84.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956—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年,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管理体制;1992年以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

  85.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理论成果5句

  86.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87.毛泽东的文章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运动。

  88.毛泽东的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30《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89.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1940《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革命领导阶级、目标、前途等问题,阐述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9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与科教6句

  9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92.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

  93.近代交通与通信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94.“两弹一星”指原子弹1964、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70。它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

  95.“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96.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四、古代、近代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明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7句

  97.古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其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政权组织。

  98.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99.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100.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的政治和经济统治。

  101.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02.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103.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西方政治7句

  104.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05.1689年的《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06.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仅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

  107.“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自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108.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09.在近代德意志,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110.资本主义政体复杂多样,影响政体的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成熟程度、该国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环境等。

  ★社会主义运动5句

  111.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12.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13.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城市武装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14.巴黎公社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

  115.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

  ★近代世界经济9句

  116.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人类文明开始交融会合,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

  117.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掠夺的结果:财富并没有在这两个国家形成资本,而是流入荷兰等西欧国家成为黄金漏斗,引起了西欧历史上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激发它们纷纷加入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行列。

  118.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将深重的灾难带给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

  119.从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20.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2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122.工业革命使英国最先从农业社会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廉价的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聚敛了大量财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23.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17~18世纪,英国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124.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9句

  125.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126.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127.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128.宗教改革是在16~17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盖下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29.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主张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130.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131.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32.启蒙思想家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33.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五、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及近现代科技文化

  ★俄国十月革命4句

  134.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135.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体现了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136.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革命,揭开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迅速摆脱封建落后,建成一个强大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

  137.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5句

  13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其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突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39.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它探索出了一条在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14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14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14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而是改革的思路错误。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断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7句

  143.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并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144.胡佛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理念: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应扮演经济的“守夜人”。

  14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146.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147.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48.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9.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福利国家的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

  ★世界经济全球化6句

  15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

  15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

  15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它也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

  15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154.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15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二战后政治格局9句

  156.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157.“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158.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到美国的控制。

  159.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0.欧洲一体化的突出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161.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16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63.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

  164.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近代世界科技文化7句

  165.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166.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

  167.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

  168.信息时代使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169.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170.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171.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与传统大相径庭。

  

本文来自作者[yuange]投稿,不代表盈余云朵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hruber.com/wiki/202411-588.html

(2)

文章推荐

  • 2024正佳广场春节营业时间 2024过完年初几营业好

    2024正佳广场春节营业时间2024年正佳广场春节期间营业时间::2月9日(除夕)营业时间:10:00-17:002月10-11日(初一至初二)营业时间:11:00-20:002月12-13日(初三至初四)营业时间:10:00-21:002月14日开始恢复正常。解放大楼2024年春节

    2024年10月22日
    51
  • 我要去柬埔寨怎么办签证 柬埔寨签证照片要求

    我要去柬埔寨怎么办签证柬埔寨是落地签的,只需带上护照就可以,落地签证费30-35美金,分为旅游与商务签证,时长30天。而且入境处所填的表格也有中文说明。去柬埔寨怎么签证去柬埔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办理:1、落地签证。落地签证是申请者可以在柬埔寨机场办理,需准备的材料有:签证申请表(贴上一张近期证件

    2024年10月24日
    22
  • 新手如何寻找化妆品进货渠道 化妆品在哪里进货

    新手如何寻找化妆品进货渠道由于现今市场,各个行业都已经走向品牌连锁化,所以,还有部分创业者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经历过风雨、逐渐成长起来的大品牌。的确,选取连锁化的形式,由品牌总部直接提供商品,安全系数会大大增加,并且,统一的配送,为创业者们的经营管理省去了不少麻烦。要说缺点,就是这种模式,会产生一笔额

    2024年10月24日
    49
  • 为啥日本幼儿园会戴黄色帽子 网传男子戴日本军帽

    为啥日本幼儿园会戴黄色帽子安全小黄帽是整个通学帽中最基础的,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佩戴。除此之外还有最基本的黄色书包,这些都是一年级的标配。因为黄色是一种比较醒目的颜色,马路边的警告标志也是黄色,带黄色的帽子也就意味着能够被别人注意的就更多一些,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帽子叫做“通学帽”。学校的帽子不

    2024年10月31日
    41
  • 刘亦菲是h型身材吗 刘亦菲身材管理引热议

    刘亦菲是h型身材吗是!刘亦菲的身材属于H型,这意味着她的胸、腰、臀三围差别不大,形成了一种相对平直的身材形态。这种身材类型的女性在选择衣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不恰当的穿搭可能会强调出身材的平板感1刘亦菲黄金身材比例神仙姐姐刘亦菲在舞蹈室练习舞蹈,整个人的身段都是超级优雅超级曼妙的,不仅腰肢十分的

    2024年11月02日
    26
  • 压床娃娃可以用别人的吗 压床娃娃用完怎么处理

    压床娃娃可以用别人的吗根据当地习俗而定在部分地区,压床娃娃被认为应当由女方购买,并跟嫁妆、新被一起送到新房,在铺床的时候由女方摆放在枕头旁。事实上,在购买新被的时候,很多店家都会送压床娃娃,因此压床娃娃跟随新被,由女方购置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某些地区,则是由男方购买压床娃娃。这些地区人们认为压床娃娃是

    2024年11月03日
    14
  • 包含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促进社会认知的词条

    扩展人际关系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这些联系可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影响促进个人自我认知和成长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不足,明确职业方向同时,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自我调适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心理健康和情感成

    2024年11月26日
    0
  • 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取得新成果

    4文化领域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逐年增加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学习中文成为国际社会的热潮5科技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几十万项重大成果,其中过万。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

    2024年11月26日
    1
  • [地区]发生安全事件,当地居民反应

    也希望当地的政府能够迅速查清这起事故的原因给这些居民和工作人员一个真相随着夏季到来,各地高温高热的天气频繁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区而言,常年的干旱,导致各种树木和植被水分减少也就变成了易燃物,特别是在这种高温的天气下就更容易造成重大火灾现象,所以人们一定要对这种现象提高自己的警惕之心。近日,加拿大

    2024年11月26日
    2
  • 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公布,明确工作方向

    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今天小编为大家摘编了高质量领导讲话稿“结束语”(49组),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哦!01.同志们,发展是靠苦干、实干干出来的。今年全市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要求我们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铁肩担责、奋发竞进,

    2024年11月28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yuange
    yuange 2024年11月23日

    我是盈余云朵的签约作者“yuange”!

  • yuange
    yuange 2024年11月23日

    希望本篇文章《宗教改革:基督教宗教改革的历史及其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 yuange
    yuange 2024年11月23日

    本站[盈余云朵]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yuange
    yuange 2024年11月23日

    本文概览:  考前高频结论必记高三历史组 2017.5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宗法制与分封制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

    联系我们

    邮件:盈余云朵@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